酒业观察 | 名酒企业跟风涨价 白酒的春天真的来了吗?
受疫情影响,白酒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,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名酒企业却逆市提价。近日,各大型酒企业纷纷涨价。其中,茅台专销产品价格整体上调10%-20%,剑南春旗下的水晶剑和珍藏剑的建议零售价也在提高。而汾酒旗下玻汾同样上调了主力产品53度、42度的供货价格。
春节假期,往往是白酒行业销量业绩爆发期,突如其来的疫情,令整个行业陷入巨大冲击。然而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,白酒行业却悄然上调了价格。这背后的原因即有企业向渠道压货的原因,也有稳定价格、提振渠道信心的动机,更有争夺区域市场挤压地方白酒企业的野心。那么逆市提价的白酒行业,是否真的能够迎来新的春天?
名酒企业纷纷涨价 “抢钱”背后谁受益?
面对疫情的影响,不仅没有降价,反而逆市涨价。笔者观察到,茅台专销产品价格则整体上调10%-20%。部分终端商超已完成价格标签的更新,专销产品如台王子酒和汉酱酒,价格都已上调至少15%以上。
据了解,专销产品指的是,在自营品牌下开发的、专门在公司指定区域或特殊渠道销售的产品,如茅台王子酒(黑金)、茅台王子酒(酱色)、汉酱酒(蓝色铂金)、汉酱酒(135BC)等。
随着专销产品的调价完成,业内普遍认为,专销产品酒的提价,意味着自营品牌酒也将迎来提价。茅台自营品牌产品是指茅台王子酒、茅台迎宾酒、汉酱酒、仁酒、贵州大曲酒以及赖茅酒。这些产品的消费群体相对高端,不会轻易受价格变动而影响购买决策。
无独有偶,汾酒旗下玻汾同样上调了主力产品53度、42度的供货价格,3月26日开始,42度玻汾由原来的420元/件,上调至432元/件,53度玻汾由原来的480元/件,上调至504元/件。这事继去年9月之后,不到一年后的再次涨价。
被业内称为“不涨价”的剑南春,也开始大踏步的加入到涨价行列中,自3月1日起,水晶剑南春厂价上调20元/瓶,珍藏级剑南春厂价上调30元/瓶,值得关注的是,这是剑南春2020年第二次提价。
对于酒企接连提价,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,这是一线酒企的惯用策略,稳定价格体系的同时,提振后续市场信心,也是安抚渠道大经销商的一种举措。在他看来,逆势涨价可以视为帮助渠道商消化库存而推出的一种方式。在维护渠道利益的同时,提升各渠道压货的积极性,避免价格低靡造成今年业绩受到影响。
肖竹青表示,这也是酒企在渠道“抢钱”的一种策略。酒企抓住经销商涨价压货的心理,会提前一段时间通知涨价时间,经销商就会把手中的钱聚集在一起大量进货。因为过了规定时间后,只能按新的价格进货。一般来讲,谁先涨价,经销商就把钱给到谁,所以头部白酒企业都会跟风涨价,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白酒的品牌力,所以涨价的白酒企业基本都是名企。对于一些品牌力不强的白酒企业,消费者并不买涨价的帐。
而最为关注的是,通过涨价,名酒企业希望与区域酒厂拉开距离。因为涨价可以提高酒企的利润,从而加大市场的投放费用,进一步增加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。不管是对渠道的利润,还是对消费者的影响,名酒企的提价策略所带来的影响都会超过区域白酒,这就为其抢夺区域市场打下了基础。
线下销量持续走低 市场能否复苏仍待观察
通常春节是酒类消费的旺季,经销商们早已将货品铺满各大终端渠道,但疫情打乱了各企业的销售计划,社交活动被阻断,终端零售店众多闭门歇业,销路不畅导致的库存日渐增多。
据多家批发商、超市酒类区的工作人员介绍,以往过节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购买的白酒送礼,但在疫情影响的这段时间里,尽管各大品牌折扣力度比较大,但销量却依然不甚理想。很多产品积压在渠道上,销售额比往年同比减少50%。而让他们更为担心的是,很多买了白酒的消费者,因为没有走亲访友,这些白酒都积压在家中,这也影响了后续的售卖。
而作为白酒销售重要渠道的餐饮行业,在疫情期间同样受到巨大冲击,全线停止营业导致的酒类消费全部归零,损失可谓不小。虽受目前疫情减弱逐步向好,但客流量与疫情前相比,可用惨淡二字形容。
“如果消费市场因疫情迟迟未恢复到疫情前,部分中小型酒企可能被并购重组,而年销售额低于2亿的酒企或面临倒闭。” 肖竹青表示,一些区域地方型酒企因为人工、营运成本的上升,叠加业务量不断下滑,亏损已是各家普遍情况。
中国酒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0年1-2月,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207.42亿元,同比下降15.58%;利润253.88亿元,同比下降15.46%。其中白酒销售收入887.20亿元,同比下降11.68%;利润241.70亿元,同比下降8.84%。
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,目前整个消费市场还未真正恢复,企业的涨价效果能否实现还有待观察。
肖竹青指出,除了茅台等名酒企业以外,市场目前并不完全具备消化酒厂涨价的能力,在终端消费未全部恢复的情况下,近期有经销商开始通过低价抛货来去库存,以快速回笼资金,但效果并不明显。
不容忽视的是,满足经销商的利润需求,带来更多的溢价空间,填补因疫情影响错过的春节旺季,逆势提价已经成为名酒企业“挤压”竞争对手、稳定市场价格体系、确保品牌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。但是能否因为提价,就能恢复市场的消费信心,仍是个未知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