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力规模最大、力度最强脱贫攻坚战,酒业贡献了什么?
“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。”12月3日,中国正式宣布,这场“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、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”,取得圆满成功。
日前,贵州省宣布,晴隆、望谟、威宁、赫章、纳雍、榕江、从江、紫云、沿河退出贫困县序列,贵州省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。这也标志着全国22个省区832个贫困县彻底“清零”。
2014年,全国22个省市区832个贫困县名单发布。从面积来算,全国贫困县的面积总和占国土面积一半,全国大约每三个县中就有一个是贫困县,完全没有贫困县的省份只有9个。
7年来,我国每年减贫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,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缩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,贫困发生率从10.2%降至0.6%。而今,这些指标能够归零,离不开地方政府、扶贫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努力,也离不开社会各界所提供的支持。各行业企业所参与推动的产业扶贫,便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。
在旷日长久的扶贫战役里,酒业都作出了哪些贡献?
酒业为何是扶贫政策受益板块
在我国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,国务院曾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,酒类产业则成为其中的政策受益板块。
5月17日发布的《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,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,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、再融资,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、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。
《意见》强调,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、新三板挂牌、发行债券、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。换言之,西部贫困地区酒企迎来融资利好。
这并非资本市场对助力扶贫首次开启“绿色通道”。早在2016年,《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》发布,为贫困地区企业IPO提供支持。
有观点认为,贫困地区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积极上市融资,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造,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链整合,发行公司债等进行债券融资,拓宽融资渠道,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。
今年6月5日,证监会网站发布郎酒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。依照证监会对贫困地区公司IPO开辟绿色通道“即报即审、审过即发” 的政策,郎酒所在的古蔺县曾在贫困县序列当中,其上市进程也有望获得更多支持。
而坐落于宁夏产区的朗斐股份,也曾提出,计划用3-5年的时间,通过贫困县IPO绿色通道上市,力争成为中国第六家葡萄酒上市公司。旗下的罗山东麓葡萄酒特色小镇也于2017年被证监会、财政部列为直接定点帮扶项目。
除了绿色IPO通道,国家还以重点研发项目扶持等形式向酒类产业倾斜。
今年6月,由宁夏推荐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重点专项项目“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”获科技部立项支持。中央财政拨付研究经费2645万元,这也是宁夏首个关于葡萄酒产业的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。
项目计划实现酿酒葡萄亩节本增效20%-25%,提高葡萄酒生产企业综合效益25%-30%,为实施“百千亿”行动提供科技支撑,推进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这种理念也同样体现在对外贸易当中。随着商务部正式对澳大利亚相关进口葡萄酒发起反倾销调查,有行业观点认为,中国葡萄酒也正迎来新的机会,特别是对地处贫困地区的酒企而言,市场压力将得到有效释放。
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火兴三表示,此次反倾销也符合公共利益,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葡萄酒产业“一、二、三产融合”的特点,促进甘肃、宁夏和新疆等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,对有效利用土地资源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、增加农民收入、助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、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等方面将有着积极的意义。
通过产业政策拉动酒业发展,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助酒类产业放大扶贫、脱贫的动能。
一方面,酒业作为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持,贡献突出。对于许多地区而言,酒类产业是地方产业发展的领头羊,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上有关键作用。
另一方面,酒产业根植于农业,也积极带动其他产业发展。酒生产过程对上游农业种植、包装,及下游的物流运输,甚至广告营销都能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农副产品转化升值带动区域经济发展,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,还能通过就业扶贫有效解决就业问题。酒业若实现扶贫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,建立“造血”机制,将创造更多经济社会价值。
脱贫攻坚,酒业做了什么?
政策驱动产业发展,酒业在脱贫攻坚方面也在积极行动。
在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为关键的今年,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,以“酒业同心情系凉山助力发展产业脱贫”为主题的公益活动,走进了大凉山——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。
为落实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、全面脱贫战略,支持凉山州贫困地区脱贫,2019年6月29日,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向全行业发起了公益募捐倡议。此后47天,酒业累计认捐总额约678.53万元,其中企业认捐约558.98万元,个人认捐约119.55万元。
产业扶贫,贵在精准。作为“世界荞乡”,凉山州约占中国苦荞麦产量的一半,苦荞产业也成为盘活凉山州经济的有效抓手。捐赠仪式上,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代表所有捐赠方将善款捐赠给凉山州,全部交由凉山州扶贫开发协会,专项用于苦荞等深加工产业项目建设。
酒业以产业扶贫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工程,大力扶持苦荞等深加工产业项目,其实是从探索产业运作模式、串联产业链条等方面,把握住凉山州的发展脉搏。
而这种思路,与诸多上市酒企的扶贫实践相吻合。以白酒上市企业为例,可窥见一二。
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发展脱贫产业,而酿酒行业的生产特性与产业扶贫有天然的契合度。
2019年,茅台建设1万亩酱香系列酒用糯高粱基地,为农民做好种子发放、育苗、移栽等配套工作,让贵州数十万农民通过种植有机高粱走上了富裕之路。
五粮液则始终将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通过产业化运营,构建“五粮液+特色产业基地+农户”模式,实行土地流转,鼓励农户适度规模化经营,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打造核心示范区、标准化酿酒专用粮基地100余万亩。
汾酒也是如此,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,其高粱种植项目已开展6年,通过建立帮扶长效机制,汾酒原粮基地按照农企利益联结模式,保证收购价格,在建立汾酒酿酒专用高粱基地的同时,带动地区脱贫,现已具备一定的“造血”功能。
此外,为了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,不少酒企还在教育扶贫方面加大投入。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古井贡酒、今世缘、伊力特等企业都通过建立教育基金捐资助学、援建学校、捐赠教学配套物资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。
上市酒企扶贫力度大,扶贫模式多样,扶贫效果显著,足以体现酒业人助力扶贫事业,发展地方经济的决心和实力。
脱贫之后,酒类消费或迎来新的市场红利期
“脱贫攻坚的目标是消除绝对贫困,并不等于贫困问题在我国已不复存在”,在解决造血机制、全面脱贫之后,脱贫攻坚的下半场,已指向消费升级。
农村则是未来推动消费升级的重点。通过促进扶贫产业基地的精细化和市场化运作,有利于强化特色品牌,进一步拉动产业发展。对酒企来说,扩大生产基地、种植基地,对当地扶贫起到了直接作用,这个过程也同样有利于酒企稳固生产根基,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。
与此同时,一系列推动农村消费升级的措施,也有望为更多酒企及品牌,提供开拓下沉县乡市场的机会。
在11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,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成为重要话题。商务部方面表示,将提升电商进农村,进一步扩大覆盖面,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,重点加强到村物流站点建设,降低农村物流成本。
同时,有关部门还将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建设,支持建设立足乡村、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,提升农村商品和服务供给品质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,依法打击假冒伪劣、虚假宣传、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,优化农村消费环境。这无疑为众多酒企,特别是聚焦县乡市场的地产酒、光瓶酒品牌带来更多利好。
脱贫只是开始,致富仍需久久为功,不断提升酒业产能与影响力,在巩固扶贫成果的同时,为自身产业发展升级铺路。
你怎么看酒业对脱贫攻坚做出的贡献?文末留言等你分享!